台灣民俗傳奇(一百二十)
台灣在日本統治之下開始就有大規模的的改革有建設,以前雖然也有鄭成功時代滿清雖也有建設,但是資源不足加上沒有規劃沒有整頓,不能帶來經濟繁榮跟發展。
我們之前已經說過很多日本人對台灣的改革,我們再來說日本人對於清朝留下來的一些文化,一項一項將不好的改掉,比如女性綁腳是清朝的文化,對女性是不人道而且充滿輕視的,日本人認為不合理應該廢除;另外就是清朝滿州族綁一條頭髮的風俗,日本人也將他改掉。教育方面,日本人還沒統治之前,台灣只有私學堂(私堂漢學仔)日本人來了以後,對教育工作非常重視,日本人對教育事業非常積極,在日本統治的50年中間,台灣的小孩就學率達到92.5%,不識字人口降低。
說道民生問題,原本台灣人都吃赤米,跟雜糧做主食,日本人為了解決糧食問題,不斷改良研究,由農業技師末永仁負責研究實驗,總共培養差不多有100種以上的稻子品種。末永仁都整天在田裡研究,晚上三更半夜也在辦公室做實驗,經過10多年不眠不休,終於成功來培養出適合台灣氣候溫度土質的蓬萊米。那時末永仁的上級磯永吉很支持末永仁,蓬萊米在政策支持下,生產量增加四倍,不但台灣有的吃,還可以外銷日本和韓國。
農田水利灌溉的設施也是種稻子必要的條件之一,所以日本人當時建立嘉南大圳,嘉南大圳是全亞洲最大的水壩,水路總長是萬里長城的六倍以上,負責設計的是日本技師叫做八田與一。說到設計嘉南大圳的日本技師八田與一,這個人很厲害,是正統的水利人才,不幸賢人早逝,昭和17年的時候,大東亞戰爭正悲慘,八田技師奉命前往菲律賓做研究調查,不幸飛機中途被美軍淺水艦攻擊,為國殉職。
到現在每年八田技師做忌的日子,嘉南大圳附近的民眾都會為八田技師舉行追思儀式,懷念他的恩德換來台灣的電力。
說到電力就想到日月潭,大家都知道日月潭是觀光聖地,日月潭是為了發電,日本人建設的人工湖,日月潭的水力發電可以達到10萬千瓦,同時提供給台北和高雄的用電,當時負責規劃設計的人就是台灣第七任總督叫做明石元二郎,真遺憾,明石元二郎上任不到一年就因為生病死在台灣,埋在日本故鄉福岡,因此明石元二郎被台灣人稱呼他是台灣電力之父。